【解隔離不是康復的終點,而是起點,需要大家的陪伴】
自本土疫情於五月爆發以來,大家每天都很關注新增確診者的數字。
最近很高興看到確診數字穩定下降,解隔離數逐漸上升。
不過,許多確診的患者,在解隔離之後,卻踏上了孤獨的康復旅程。
醫學證實,COVID-19確診者在出院、解隔離後,有可能引發的後遺症及併發症。
綜合各方研究,後遺症的症狀包括疲倦、抑鬱、呼吸困難、嗅味覺喪失、頭暈等。
而長期隔離治療,也可能導致確診者需要心理諮詢、復健等措施。
世界各國已逐漸正視COVID-19後遺症對確診者的影響。尤其英、美兩國,目前都已經訂定官方指引,投注不少預算與資源,建立護理服務,並提供官方資訊,讓確診者可以參考政府提供的管道,尋求專業協助。
我跟 林亮君議員,希望從臺北市作起,建立確診者康復的資源整合平台,讓確診者後續康復的漫漫長路,可以有專業且妥善的支援。
要建立起這個平台,需要各位朋友的幫忙。
無論您是確診者,或是確診者的親朋好友。如果可以的話,想邀請您來填寫這份表單,分享您的故事。
👉:https://forms.gle/SU4m3LqKVv2LnTRXA
目前,台灣對於確診者解隔離後,後續身心狀況,甚至能不能順利恢復正常生活、能不能恢復就業等,並沒有系統性的追蹤及規劃。
升三級警戒至今,台灣已經有一萬五千多例確診個案。
這一萬五千多位確診者,該如何面對日後因為確診,造成生理、心理上的不適?該去哪裡尋求協助?該如何真正的康復?都是我們共同要面對的難題。
想請您分享在確診後,遇到哪些困難,需要哪些協助。
或是您的家人、朋友,在解隔離後,在回復過去的生活時,有哪些孤立無援的時刻。
您的經驗與故事,都是建立起這個支援平台的基石。都是協助我們,協助未來每個康復的朋友們,更快回復到如常的日子。
疫情逐漸好轉,但康復的旅程,需要我們一起走完。
----
苗議員的YouTube頻道
http://www.youtube.com/c/苗博雅tw
苗議員的line
https://lin.ee/fIqp8Sm
#苗博雅問政報告
#第三勢力第一選擇
#我認真問政
#你幫忙分享
#大安文山苗博雅